(辛小姐專欄)誰說潘金蓮沒有委屈?妳以為的愛情,是命運派來殺妳的。
今天想講一下潘金蓮的現代啟示錄。
金瓶梅是一本非常好看的書,值得一讀的部分絕對不是性愛場景,而是它深刻描寫人性跟諷刺的部分,因此被奉為四大奇書。奇的地方在於這些情愛權慾的糾結儘管過了千百年之後仍然諷刺,不但適用,還有寓意。
首先在水滸傳當中,第一回合已經被K.O的潘金蓮小姐,大家不要以爲這只是一個水性楊花的貝戈戈女人,到了金瓶梅卻賦予她靈魂,她畢生為了跳脫現有困境所做的努力,並不亞於今天高壓社會的任何一人。
她的情慾與善妒推動時代進步,過去女人奪取權力的途徑只有從男女關係中獲勝,家裡的男主人就是老闆。
潘金蓮為了滿足自己情慾與爭寵奪權,吃屎喝尿的模樣其實和今天許多與現實妥協而吃屎喝尿的人沒兩樣,不過為了往上爬。
再來,西門慶也是一個性格相當立體的公子哥,貪生怕死,面目俊秀,體態健美,放在今天一樣是個桃花朵朵開的萬人迷。桃花劫,則是異性寵兒們一體兩面的永恆命題,你優勢的另一面,就是你的致命傷。
而你終生都必須學習克服誘惑,和自己的致命傷共榮共存。
就連西門慶這樣一個集虛華不堪與淫亂於一體的人,他在商業上依然手段高明,透過好幾次娶富寡婦、佔得獨賣先機致富,從小藥行商人變成富可敵國的巨賈。對上可以政商勾結、彎著膝蓋叫官員爺爺,對下可以勾搭兄弟的老婆、謀財害命,害死花子虛,娶了李瓶兒。
(這就是他的業,也是西門家由盛轉衰的開端)

凡事太盡,緣分就盡。其實在衰敗的開端,命運已經佈下天羅地網,在你放肆無節制的時機點,準備收網。
有人說西門慶折花數千朵,最愛的還是李瓶兒,只有她最先替西門家生了兒子。想不到潘金蓮善妒惹禍,養貓抓死嬰兒,李瓶兒也因此氣憤病逝,女人間的戰爭推著西門慶一步步走向karma的巨大漩渦,最後因為縱慾過度,精盡人亡。
拜拜,故事還沒有結束。
金瓶梅書寫的節奏,從夏季般的一天天,進入冬天似的一年年。有點像人青春期的繽紛是一天天,中年後的衰敗速度是一年年。
西門慶死後,妻妾家臣散落,潘金蓮被元配給轟出去,發配到市場拍賣。
我看潘金蓮最可悲的地方,不是她淫賤、不是她善妒,而是她在自作聰明往上爬的同時,混雜進太多愛情的成分。她大可純粹愛錢,或不管事求自保,她卻不是,她貪心,什麼都想要。在跳脫階級的鬥爭之中,她總是分不清愛情與危險。
那天,在人肉市場中,武松路過,與潘金蓮四目相接。
要搞清楚,武松這個人是要來給哥哥報仇的,潘金蓮還看他肌肉結實「動了心念」,妄想武松這個小叔,可以「不念舊嫌,接她回家過個簡樸好日子」,在正直的武松身上,潘金蓮竟投射出在西門慶身上不曾出現過的愛情。
武松把她領了回家,亂刀砍死,內臟散落,她艷紅色的鮮血淹滿床沿,覆蓋正本金瓶梅,悲壯不可卒睹。
現代潘金蓮的死狀也差不多,妳老為了某個健壯體格的雄性動物女性荷爾蒙爆發,以為他就是希望、是未來。最後到臨死關頭都不知道是敵是友,眼前的愛情?妳看錯了,是命運派來殺妳的。
講到這裡,不禁為潘金蓮的遭遇多了一分憐憫,那是生而為人的一種慈悲。你想想看,終其一生,誰曾成功撼動命運?
潘金蓮(們)的奮發向上,失敗在於理性的成分太少,慾望的成分太多,從古至今沒多大演變。成也多情,敗也多情。